【賈慶軍】王陽明知己宇宙觀下的“知行合聊包養心得一”五層意蘊

作者:

分類:

王陽明知己宇宙觀下的“知行合一”五層意蘊

作者:賈慶軍(寧波年夜學人文與傳媒學院)

包養條件來源:作者授權 儒家網 發布

           原載于 《寧波年夜學學報》(教導科學版)2017年第4期

台灣包養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閏六月廿九日己卯

           耶穌2017年8月20日

 

內容撮要:陽明的“知行合一”論是奠定于其知己宇宙論基包養網車馬費礎上的。知己學說處處體現了知行合一之旨。知己宇宙在化生過程中呈現出五個層面的知行合一:知己未發之合一;知己未發已發之合一;知己已發后人與萬物之合一;知己已發后人心與人身之合一;知己已發后人心之知與人心之感情和意向之合一。陽明的“知行合一”論是傳統宇宙論、認識論的集年夜成者,是我們需求繼承的寶貴遺產。

 

關鍵詞:王陽明;知己;知行合一

 

陽明“知行合一”論始終是學界關注的熱點[①]包養意思。這些研討有的從本體論的角度來闡釋,有的從品德論的角度來闡釋,有的從認識論的角度來闡釋,有的強調其實踐特征,有的闡釋了多個維度的知行合一。這些闡釋都具有公道性。但若要周全懂得,生怕需從其知己宇宙論著手。由此,其多層次的知行合一才清楚呈現出來。

 

一、王陽明的知己宇宙觀

 

對陽明來說,天理知己作為宇宙根源,化生了六合萬物,“夫知己一也,以其妙用而言謂之神,以其風行而言謂之氣,以其凝集而言謂之精,安可以抽像方所求哉?真陰之精,即真陽之氣之母;真陽之氣,即真陰之精之父。”“知己是造化的精靈,這些精靈,生生成地,成鬼成帝,皆從此出,真是與物無對。”[1]62,104由此可見,此知己乃為宇包養合約宙之根源,即天理知己包養網比較。精、氣、神乃根源知己之三種分歧表現情勢。精為陰,氣為陽,陰陽之用為神,這三者乃是化生六合萬物之基礎。這三者相結合,造出了六合萬物,包含鬼神,無所不有,而這三者同歸于知己這一造化精靈。且這一總源并不是拋出六合萬物就走了,而是本身化生為六合萬物,與萬物為一。[2]42

 

有時陽明又稱知己天理為太虛,而太虛則集中體現了知己天理之宇宙根源性及其特征,“知己之虛,即是天之太虛。知己之無,即是太虛之無形。日、月、風、雷、山、川、平易近、物,凡有貌象形色,皆在太虛無形中發用風行。未嘗作得天的障礙。圣人只得順其知己之發用,六合萬物俱在我知己的發用風行中,何嘗又有一物超于知己之外能作得障礙?”[1]106

 

天理知己化生為六合萬物,而人之知己則是知己天理化生之精華與焦點地點,是為六合之心[②]。在六合萬物皆由太虛化生而來這一角度看,我們就懂得陽明萬物一體、理氣合一、知行合一、體用合一、心物合一、未發已發合一、內外合一之主旨了。所謂的理、知、體、心等不過是化生后宇宙之頭腦,而氣、行(身)、用、物等則是軀干。頭腦和軀干包養故事乃是一個渾然整體。六合萬事萬物渾然一體,而此中頭腦或心臟就是人心之知己或“我的靈明”。[2]43在這一意義上,沒有“我的靈明”(宇宙之心)的存在,六合鬼神萬物(宇宙軀干)皆不會存在,而離卻sd包養六合鬼神萬物(宇宙軀干),“我的靈明”也將不會存在。[1]124

 

這般,知己宇宙的奧秘就明白了。天理知己乃宇宙化生之源,人心之知己則是宇宙化生后天理知己之焦點地點。假如說天理知己之化生表現為六合萬物(包含人)的天生,人心之知己被賦予的天職就是:體悟天理知己,并將天理知己致(格)于六合萬物(包含人本身)中。宇宙的化生、衍化沒有窮盡,人心之體悟和致格也就沒有窮盡。所以,天理知己就是一個靈體,它不是物質或精力的,反而是這兩者之源泉。是以,知己就既能生化也能自感,即生即感。天理知己即生即感是天然而然的,而人心知己之即生即感看上往就似乎有了主動性,它是以人的體悟認知和實踐活動展開的。殊不知人心知己之一切都在天理知己之計劃中。當人們遺忘了根源時,才會感觸感染到所謂的人之主體性和創造性[包養網VIP2]45。

 

為了論述的便利,我們將知己分為天理知己(宇宙存有論層面的)和人心知己(品德存有論層面的)。而這兩層終歸是一層,即天理知己。存有論的歸宿也是宇宙存有論。所以,對知己的懂得應從宇宙層面的天理知己著手才妥當。后天的心體品德存有論及其實踐活動也只要在此基礎上才有依據,即人心知己之品德存有及其實踐活動(包含所謂的科學創新等)不過是宇宙存有化育世界行為的延續。至于知己學說中的知行合一、萬物一體、心物一體等旨,也只要在宇宙存有論層面才獲得恰當地輿解[2]40-46。

 

那么,知己宇宙的具體化生過程是怎樣的,知己包養妹中間、意、知、物的具體關聯又是怎樣的呢?

 

整個宇宙的存在就是一個知己天理之存在(理一罷包養app了),此中理氣合一、心物合一,假如知己不存在,整個宇宙也將不存在。在知己天理中,也即太虛中,一切天然本然,無善無惡。而在其發用風行、化生為萬物之后,就是一個意或氣的世界。已發現實中的一切存在,無論是無形之物還是無形之物,皆屬于意或氣,皆是意、氣之風行[3]10。作為宇宙根源的天理知己已發之后為氣[1]61,而心體之知己未發時底本與知己天理合二為一,隨同天理知己已發之后,則為人心之意。

 

這般,與天理知己和人心知己相對應,“意”也分為兩層:一是作為萬物總體的意,即天生之意或氣;一是作為萬物樞紐和靈明的意,即感應之意。未發時,心體知己乃天理知己之樞紐,已發后,意也是氣之樞紐。而天理知己和心體之知己本為一,則意與氣也為一。所以,已發之世界可以說是意的世界,也可以說是氣的世界。意氣本為一。在這一意義上,可以說意就是實存萬物之總基,即意乃知己化生萬物之實現者。這就是作為萬物總體的意[3]10。

 

如上所述包養網站,意既是萬物總體又是萬物中之樞紐,即作為靈明感應之意。而在此靈明感應之“意”中,就包含了“知性”、“意識”等內容[3]10。這般,陽明這兩句話就可懂得了,如引文所說“以其主宰之發動而言則謂之意,以其發動之明覺而言則謂之知,”“只需知身、心、意、知、物是一件。……故無心則無身,無身則無心。但指其充塞處言之謂之身,指其主宰處言之謂之心,指心之發動處謂之意,指意之靈明處謂之知,指意之涉著處謂之物,只是一件。意未有懸空的,必著事物。故欲誠意,則隨意地點其事而格之,往其人欲而歸于天理,則知己之在此事者,無蔽而得致矣。此即是誠意的工夫。”[1]90,91這里談到的身、心、意、知、物,皆屬于已發之“意”(或氣)中之內容。在“意”這個整體中,它們只是一件。身、物乃是“意”之總體中身體意義上的存在,心、意、知則是這“意”之總體中的靈明地點。所以,這里談到的“知”,也屬于“意”中的內容,而不是知己本體。因為在知己本體化生為意之后,我們就不會再看到這一本體了,而只能在意中往體悟此本體。而意中之“知”是通達此知己本體的最佳途徑,但它不是知己本體自己。作為已發之宇宙,我們一切的作為能夠都在“意”中,知己已然不成見,但這并無妨礙陽明依然以知己作為其學說之主旨,而這也剛好逆向證明了知己乃宇宙根源。[③]只要區分了意之兩層含義,我們才幹對此有確切懂得。

 

這般,“意”之活動就同時體現在兩方面,即天生即感應。陽明在上述引文里談“意”時,略往了“意”之宇宙化生之意義。他所說的“女大生包養俱樂部意”,更多的是作為氣之樞紐的“意”。所以,他說“意之地點即是物”時,就會給人一種印象:意是一種意念、意向、意識,即一種主體,它對應著、意向著某種對象,這種對象可所以存在的,也可所以非存在的,通過主體對對象的某種實踐活動,意就構成了事物的意義,這般,物才成其為物,事才成其為事。是以,意及其所成之物就是具有品德性的存在,或許說具有了人文價值。[④]這種懂得能夠并非陽明本意。陽明之“意”是具有雙重意義的,即天生即感應。知己天理風行發用而成意(氣),意稟知己造化之功,成績萬物。意與萬物乃融為一體。在物則為物,在事則為事。在人心則為意念、意識、知性、七情六欲等。而這些人心上之“意”則能夠感應萬物。在知己天然化生的過程中,并沒有所謂的主動和被動,一切順其天然[3]11。

 

是以,從宇宙天生之意義上來說,知己乃萬物之終極根源,意(或氣)乃萬物現實之源。知己與意既為一體,也為本末關系。在知己與包養網ppt意的復雜關系基礎上,我們可以樹立起知包養ptt己的宇宙天生模子,其圖示如下:

 

  

 

天理知己和人心之知己本為一體,發用后,則是一個意或氣之世界。在已發世界中,頭腦(體)乃是人,而軀干(用)則是萬物。而在人本身也有體用之分,體為心,用為身。人心在發用中總體都為意,而意之主體乃是知,其軀干則是感情和意念。

 

要留意的是,陽明雖然用“氣”來解釋萬物一體,但他并不是氣一元論者,毋寧說他是理一元論者。天理知己的根源性是明顯的[2]44,45。陽明說:“知己不由見聞而有,而見聞難道知己之用。故知己不滯于見聞,而亦不離于見聞。”[1]71,72說的也是此義。

 

在天理一元宇宙論下,氣一元論才會獲得公道的懂得,“人的知己,就是草木瓦石的知己。若草木瓦石無人的知己,不成以為草木瓦石矣。豈惟草木瓦石為然?六合無人的知己,亦不成為六合矣。蓋六合萬物與人原是一體,其發竅之最精處,是人心一點靈明,風雨露雷,日月星斗,禽獸草木,山水土石,與人原是一體。故五谷禽獸之類皆可以養人,藥石之類皆可以療疾。只為同此包養一個月一氣,故能相通耳。”[1]107陽明說得清楚,萬物一體的條件是六合萬物與人“同此一氣”。而此“一氣”是就天理知己發用處而言的。在已發中,知己天理已經融進萬物中。[3]8在此發用一氣當中,人心之靈明是知己天理發用最焦點處。[4]這般,陽明也就從認識論上解決了人為何能認知萬物之理及其本質的問題。人與萬物一體,人就如頭腦,萬物乃其軀體,頭腦天然會知曉軀體的各種知識。這就成績了陽明在“知行合一”這一有名命題。

 

二、“知行合一”論的五個層面

 

通過以上的剖析,可以說,在知己宇宙的生化過程中,每個環節都體現了“體用合包養犯法嗎一”和“知行合一”之旨。“知行合一”其實就是“體用合一”的分歧表達罷了。

 

所以,在知己宇宙生化模子中,四種體用合一關系就對應著四種知行合一。這四種知行合一分別是:(1)天理知己的未發和已發之合一。天理知己就如一顆種子,此中蘊含著六合萬物之根苗,也包含人。這個種子未發之時,乃是一個虛靈、靈明之存在,可稱為“知”。而在這個種子發用風行之后,則化天生為六合萬物(氣或意之世界),包含人。這包養sd六合萬物就是一個整體之“行”。天理知己和六合萬物不過是一個存在的兩個分歧狀態,它們本是一體的。在這個意義上,知行合一、體用合一。“知之逼真篤實處便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便是知。”[1]42這一句從知己未發已發之合一關系中更不難懂得。(2)天理知己已發之后的知行合一,即人與萬物之合一。如前所述,在已發之后,天理知己化生為六合宇宙。在這個宇宙中,人心知己(其實是“心之意”)乃是天理之樞紐地點。人也就是六合之心(知)。而萬物則可看做宇宙之身(行)。就身(行)心(知)同屬于一個整體而言,則是知行合一。(3)人本身的知行合一。這表現為心之意與身體之合一。心乃身之靈,身乃心之軀干,兩者同為一個整體,心身合一,亦是知行合一。(4)心之意中的知行合一。在已發中,人心之知己不成見,只見其發用之意。而意之靈明則是心之知[1]90,91。知之具體化則是感情和意向。知為體,感情和意向為用(行),此又是知行合一。如陽明說,“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便是行了。”[1]96這一念,就是具體的感情或意向,是知之發用(行),這是最為人所忽視的一種知行合一。

 

其實,我們還可以找到第五種知行合一,即天理知己未發時的知行合一。在天理知己中,人之知己乃是焦點,即頭腦。萬物之虛靈根苗則稍顯晦暗,人之靈明與萬物之靈明乃是頭腦和軀干的關系,也即知和行之關系。就它們皆屬于天理知己來說,也可說是知行合一。

 

這般,天理知己從頭到尾皆是體用合一、知行合一的。其存在和發用風行的過程就是一個多層次的知行合一的過程:從後天的知行合一到后天的知行合一。而後天和后天自己又是一個整體的知行合一。在發用中還有人本身的知行合一和其意中的知行合一。這一些列的合一令人目炫繚亂。

 

這五個層面的知行合一是一個有機整體。整個序列次序遞次展開,后一序列的知行合一短期包養要以後面的知行合一為基礎。陽明這段對知行合一的解釋可以適用于一切層面的知行合一,他說:“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一個功夫,這一個功夫需著此兩個字,方說得完整無弊端。若頭腦處見得清楚,見得原是一個頭腦,則雖把知行分作兩個說,畢竟將來做那一個功夫,則始或不便融會,終所謂百慮而分歧矣。”[1]209這一個頭腦就是我們所說的體,而用則是此體之發用,體用原為一個。所以體用合一、知行合一。

 

在這五種知行合一中,陽明論述更多的是第二、三種。而學者所論較多的也是這兩種[⑤]。而這兩種不參照前兩種,就很難將其發生機理描寫明白。

 

第二、三種乃是人與萬物及人本身的知行合一。這里占主導的是人心之知。此知要承擔起知己之知善知惡、為善往惡的天職。此知來自知己,其後天乃與萬物一體,所以它後天就知曉萬物和本身之天然本然之知識。知要依據其所擁有的知識,使萬物和人的天然本然之性完整顯發出來包養ptt。這一由知及物的過程,就是行。而就知行同屬于天理知己發用風行這個過程來看,知行就是一體的。

 

而發用處的宇宙萬物和人本身都有一個生長的過程,人心之靈知也有一個生長的過程。知中後天具有的萬物和人本身之知識也要一點一點開發出來。是以,知雖然是後天自足的,但其要有一個由潛隱到顯發的過程。而其顯發并不是懸空封閉的,必須要在和萬物的切磨中顯發出來[1]14。所以,只要知這個頭腦與萬物和人身這一軀體相遇共存了,頭腦中的後天知識才會被開發出來,萬物和人本身也才幹各得其所,人和物、知和行相互玉成,配合完成了知己天理之任務。所謂“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學只一個功夫,知行不成分作兩事。”[1]13這種後天之知與后天切磨功夫的相互玉成和融會,就是知行合一。只要本體(知)與功夫(行)的合一,才幹最終促進知己的順暢發用風行。而這一知行合一的實現和條件,依然是其後天之一體。人與萬物的知行合一的結果就是各種天然和社會科學知識的產生和實踐,人與本身身體的知行合一就是各種人文知識的產生和實踐。而第二、三種知行合一的實現,自己也會成績其它各種知行合一。

 

所以,在陽明知己天理一元宇宙觀中,理和氣、人與物、心和身、知和意等的關系就是體和用的關系,也是知行合一的關系。陽明用知行合一來表述本身的學說,可謂是一語中的。體用合一或知行合一就是知己學說的靈魂。只是陽明需求用一個更簡潔的概念來表述本身的學說,最后才落實在“知己”這個概念上,如陽明所說:“我此知己二字,實千古圣圣相傳一點滴骨肉也……某于此知己之說,從百逝世千難中得來,不得已與人一口說盡。”[5]

 

更巧妙的是,陽明“知行合一”理論甚至能涵蓋一切的學說,也就是說,一切的學說在根源上都是知行合一的。根據人們對知行的認知,大要可以分為如下幾類:先知后行;知便是行;知而不可;行而不知。這些都是知行合一的變種。“知便是行”是陽今天理一元下的知行合一。而“先知后行”與“知而不可”性質是接近的,這是將知與行分為兩段之結果。但持有這種觀念的“知”與在此觀念上的行為自己又是一體的,所以,其仍然是知行合一的一種。“行而不知”亦是這般。行而不知可以分為兩種:高超的知行合一,行靈化到極點,行便是知,知便是行,所以行中不決心分離個知往知;最低層面的天性知行,知包養故事粗化到極點,無任何靈明的天性之知行。這四類知行合一其實也就兩類:知行一體與知行紛歧。先知后行與知而不可是知行紛歧的表現;知便是行與行而不知是知行一體的體現。而它們皆是知行合一的變種。所以,陽明似乎笑到了最后,一切的一切皆是知行合一的,只不過有些是歪曲的合一。一句“知行合一”幾乎點中了一切思惟體系的關鍵,陽明之高超這般!

 

三、“知行合一”論在認識論上的貢獻

 

陽明的“知行合一”論暗含著知己宇宙論。這一理論能更好地解釋我們認知的根源及其特點。

 

對陽明來說,人是具有後天之知和能的,但其是以潛在的情勢存在的,需求一個步驟步天然開發伸展出來。他說,“為學須有來源根基,須從來源根基用力,漸漸‘盈科而進’……嬰兒在母腹時,只是純氣,有何知識?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能識認其怙恃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負,卒乃全國事無不成能。皆是精氣日足,則筋力日強,聰明日開。不是出胎日便講求推尋得來。故須有個來源根基。圣人到位六合、育萬物,也只從喜怒哀樂未發之中上養來。后儒不明格物之說,見圣人無不知、無不克不及,便欲于初下手時講求得盡,豈有此理?”“立志用功,如種樹然。方其根芽,猶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葉,葉而后花、實。初種根時,儘管栽培澆灌,勿作枝想,勿作葉想,勿作花想,勿作實想。懸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沒有枝葉花實?”[1]14為學之來源根基,即是天理知己。人們隨時都要堅持心靈之天然無為狀態,不斷將潛在的天然之知、能開發顯現出來,由本身而及六合萬物,就是知己不斷發用風行之過程。至于人們能夠逐漸認識到本身和世界的奧秘,以及現今的各種知識,包含科學知識,也皆因這後天之萬物一體及萬物一體之焦點——心體之知己所賜,否則,人們是不成能認知萬物的。隨著宇宙的發用和心體知己潛能的逐漸展開,宇宙的奧秘終將會所有的被提醒出來。人類與整個世界就在這種天然發用中天生和發展。

 

最能體現陽明這種高超的後天認知論的是這段話,“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清楚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1]108人與花的關系就是已發萬物中人之知己與物的關系。包養app人心乃萬物之頭腦,物為軀干,本為一個整體,若沒有頭腦,天然也就沒有軀干,所以,花離開我的靈明天然也不存在,我的靈明沒有花時也不會涌現。作為同是知己天理中的存在,人心知己後天就能夠認知花的一切。只是這一認知是潛在的,需求兩者之相遇和彼此切磨,將心之潛在之知開發出來。這般,人與花之共生共存的關系就從兩方面體現出來:(1)保存論上的共存:在知己天理中的後天一體是一種潛在,只要在發用中,兩者相遇時,這一共存關系才明了和顯現出來。我們后天能體悟到萬物一體和心物一體,恰是基于這種後天一體的知己宇宙。(2)認知論上的共存:在知己宇宙中,人後天具有花的知識,但其也是潛在的。只要人與花相遇后,對花的後天知識才一點點顯現出來。這是台灣包養網陽明知己宇宙論中保存論和認知論的完善統一。這種保存和認知也適用于其他事物,這正體現了陽明知己本體功夫合一、知行合一的思惟。陽明知己之後天具足和后天切磨相結合的認識論(即知行合一),無疑是包養網評價一種很是高超的認知論,超出了唯物、唯心單一之認識論。

 

縱觀古今中外哲學,凡是思慮深入的思惟家,皆會走到後天認知這一地步,如老子、柏拉圖、康德、黑格爾、胡塞爾、海德格爾等。但如陽明這樣很早就將後天認知與后天認知完善結合起來的思惟家,卻是少之又少。柏拉圖有回憶之說,但他是將根源和現實割裂來看的;康德、胡塞爾承認後天認知之能,但也未能將後天與后天融會貫通;黑格爾的絕對理念也力圖將先驗與經驗結合起來,但其頑固的東方形而上思惟和進化論預設阻礙了其進一個步驟發展;海德格爾力圖衝破包養心得主客體對立,樹立融貫後天之“無”的存在學說,但其存在仍然有著人類中間主義傾向,未能融通六合萬物[⑥];老子是最早意識到後天之“無”的,但對其發生過程描寫過于簡單。惟有陽明徹底融通了後天與后天,戰勝了主客體二分之決裂思維,詳細闡發了其機理,其貢獻之巨不問可知。

 

結語

 

通過以上剖析,可以說,陽明的“知行合一”論是奠定于其知己宇宙論基礎上的。知己學說處處體現了知行合台灣包養網一之旨。知己在其生化過程中呈現出了五個層面的知行合一:知己未發之合一;知己未發已發之合一;知己已發后人與萬物之合一;知己已發后人心與人身之合一;知己已發后人心之知與人心之感情和意向之合一。同時,知行合一也是一種高超的認知理論,它很好地解釋了人之認知何故能夠的問題。所以,將知己說或知行合一說視為陽明學說之焦點,是恰當的。陽明的知行合一說是宇宙論、品德論(另文撰述)、認識論的渾然一體,是傳統文明的集年夜成者,是我們需求繼承的寶貴遺產。

 

作者簡介:賈慶軍(1975-),男,河北看都人,史學博士,寧波年夜學人文與傳媒學院副傳授,研討標的目的:浙東學術。

 

注釋

 

[①]柳忠林:《台灣包養網王陽明知行合一說新解》,《山東年夜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4期,第46-50頁;張學智:《略論賀麟的知行合一》,《北京年夜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1期,第43-49頁;丁為祥:《王陽明“知行合一”三指》,《人文雜志》1993年第3期,第32-36頁;時中:《“知行合一”——王陽明的成圣之教》,《社會科學戰線》1994年第6期,第90-95頁;蔣國保:《王陽明“知行合一”說的思辨邏輯》,《江淮論壇》1998年第3期,第72-79頁;潘立勇、傅建祥:《“知行合一”與陽明的“行動美學”》,《浙江學刊》2004年第1期,第215-217頁;林丹:《稱手的“知-道”——王陽明“知行合一”思惟的現象學剖析》,《中國哲學史》2008年第1期,第87-93頁;方旭東:《意向與行動——王陽明“知行合一”說的哲學闡釋》,《社會科學》2012年第5期,第131-包養網單次137頁;董平:《王陽明哲學的實踐本質——以“知行合一”為中間》,《煙臺年夜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1期,第14-20頁;吳光:《王陽明“知行合一”論的內涵及其現實意義》,《貴州年夜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1期,第29-32頁;彭德林:《王陽明“知行合一”說的系統論剖析》,《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5年第3期,第54-58頁;王格:《王陽明“知行合一”義理再探》,《品德與文明》2015年第5期,第137-142頁;王劍:《王陽明知行合一思惟重釋》,《中華文明論壇》2016年第8期,包養意思第77-83頁;張建華、吳加進:《知行本來體段與天然的知行合一》,《中華文明論壇》2016年第5期,第83-89頁;謝軍:《從品德認知與行動的視角看王陽明“知行合一”說的三個層面》,《唐都學刊》2016年第6期,第39-44頁等。

 

[②]何靜傳授曾談及陽明知己的宇宙論層面及知己宇宙天生過程,但對今生成過程中天人之間的關系并未細論,何靜:《論王陽明的知己說對道家聰明的融攝》,《孔子研討》2005年第4期,第43、44頁;何靜:《論王陽明心學對道教的融會》,《寧波年夜學學報(人理科學版)》2006年第1期,第95、96頁。

 

[③]這般,陽明之知就分紅了兩部門:知己本體之知與意中發用之知。對陽明這兩段話一旦懂得不當,就會走上劉蕺山以意代替知己的途徑包養犯法嗎。就陽明來說,天理才是本然知己。而發動處的意和知則屬于發用功夫。是以,意是以知己為體的。而劉蕺山顯然是在已發功夫中(意)來規定知己的,也即在氣中來尋理或包養網VIP性。這是蕺山氣一元論的結果。他顯然沒有將陽明知己當作是太虛根源,而是懂得為已發之知性了。(沈善洪主編、吳光執行主編:《黃宗羲選集》,杭州:浙江古籍出書社,2005年版,第八冊,《蕺山學案》,第974、975頁)

 

[④]陳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力》,北京:生涯·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版,第59-62頁;楊國榮:《王學通論——從王陽明到熊十力》,上海:華東師范年夜學出書社,2003年版,第266-277頁。

 

[⑤]何靜:《論致知己說在陽明心學中的感化和位置》,《哲學研討》2009年第3期,第67-70頁;陳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力》,第105-132頁。

 

[⑥](德)海德格爾:《路標》,孫周興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第379、442頁。

 

參考文獻

 

[1](明)王守仁撰,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選集[M].上卷.上海:上海古籍出書社,1992.

 

[2]賈慶軍.陽明知己之宇宙存有論和品德存有論釋義——兼論牟宗三之品德存有論[J].貴州年夜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

 

[3]賈慶軍.陽明“無善無惡”到“有善有惡”的宇宙天生論闡釋[J].寧波年夜學學報:人理科學版.2016(3).

 

[4]呂思勉.包養sd國學綱要[M].北京:金城出書社,2014:247-249.

 

[5](明)王守仁撰,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選集[M].下卷.上海:上海古籍出書社,1992:1278,1279.

 

責任編輯:姚遠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